重塑我军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
来源: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:2016-12-05
在党、国家和军队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,中央军委召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,标志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面启动。习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,深刻阐明了国防和军队改革一系列重大问题,明确提出了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、总体思路、战略举措和实践要求,对于汇聚广大官兵意志力量,坚决落实改革目标任务,进一步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,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习主席的重要讲话,体现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时代要求,为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,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创新性,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,是又一篇改革强军的纲领性文献。
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,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进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关键一步,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、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迈过的一道关口。纵观世界军事发展史,军队的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不能固定不变,必须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变化而变化,随着国家战略需求和军队使命任务变化而变化。否则,曾经再强大的军队最后也要落伍,甚至不堪一击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,一支军队,如果在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上落后于时代,落后于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展,就可能丧失战略和战争主动权。当前,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,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,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。与之相适应,军队的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发生新的变化,科技因素影响越来越大,精干化、一体化、小型化、模块化、多能化等特征越来越突出。我们要充分认清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,切实抓住机遇、乘势而上,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,坚决打赢改革这场攻坚战。
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,是在领导指挥体制实现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,对我军力量体系进行的整体性、革命性重塑。去年11月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后,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先行展开,实现了军队组织架构历史性变革。如果说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是重点,重在突破体制性障碍,那么,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则是“大头”,重在解决结构性矛盾。这两项重大改革上下呼应、梯次接续、前后衔接。现在,“脖子以上”的改革基本完成,新体制的“四梁八柱”已经搭建,“脖子以下”的改革能否紧紧跟上,直接关系到改革总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。
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,不是单纯的撤并降改,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,也不是对某个领域的局部调整,而是从全面和长远出发,坚持问题导向,注重构建新体制下联合作战力量体系,注重以结构功能优化牵引规模调整,注重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。坚持减少数量、提高质量,优化兵力规模构成,打造精干高效的现代化常备军。坚持体系建设、一体运用,调整力量结构布局,打造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。坚持需求牵引、创新驱动,改革作战部队编成,打造具备多种能力和广泛作战适应性的部队。这些重大改革举措,减的是“脂肪”,壮的是“骨骼”,强的是“内功”,必将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、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,部队编成向充实、合成、多能、灵活方向发展,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、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。
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,涉及全军各个领域、各个系统、各个层次,范围之广、力度之大、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。全军要把落实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任务作为重大政治责任,周密组织,稳扎稳打,有序推进,切实抓好统一思想工作、组织领导工作、统筹协调工作和保持稳定工作。广大官兵要坚持用党中央、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统一思想和行动,从维护核心、听党指挥的高度强化政治自觉,进一步增强改革必成、强军可期的坚定信心,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,切实在大局下行动,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强化“四个意识”特别是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坚决维护党中央、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的权威性严肃性,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深入开展肃清郭伯雄、徐才厚流毒影响工作,着力提高精准理解、精准发力、精准落地能力,争做拥护改革、支持改革、落实改革的模范,影响带动部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。
声如千骑疾,气卷万山来。有党中央、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,有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打下的良好基础,有这次改革科学稳妥的运筹实施,有全军官兵的勠力同心和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,人民军队一定能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实现新的跨越、迈向更加光辉的未来!